6.30 常年期第13周星期一
常年期 第十三周 星期一
读经一(你要将义人同恶人一起消灭吗?)
恭读创世纪 18:16-33
后来那三人由玛默勒起身,往索多玛地方去;亚巴郎送他们,也一同前行。上主说:“我要做的事,怎能瞒着亚巴郎呢?因为他要成为一支强大而兴盛的民族,地上所有的民族,都要因他蒙受祝福;何况我拣选了他,是要他训令自己的子孙和未来的家族,保持上主的正道,伸张正义,主持公道,好能实现上主对亚巴郎的许诺。”上主于是说:“控告索多玛和哈摩辣的话实在很多,他们的罪恶实在深重!我要下去看看,我所听到的控诉是否确实。”
三个人当中有两个转身向索多玛走去;亚巴郎却仍然站在上主面前。亚巴郎走近上主面前说:“你真的要把义人跟恶人一起消灭吗?假如城里有五十个义人,你还要消灭吗?你不愿意为了那五十个义人,而赦免那地方吗?把义人跟恶人一起杀掉,你一定不会那样做;把义人如恶人一样看待,是你决不能做的!世界的审判者岂能不行公义吗?”上主答说:“假如我在索多玛城中找出了五十个义人来,为了他们,我要宽赦整个城。”
亚巴郎接着说:“我虽然是灰尘,请容我再大胆对我主说:假如五十个义人中少了五个,怎样呢?你就因为少了五个而毁灭全城吗?”上主答说:“假如我在那里找到四十五个义人,也不毁灭那城。”亚巴郎又对他说:“假如在那里只找到四十个呢?”他答说:“为了这四十个,我也不毁灭那城。”亚巴郎说:“求我主不要动怒,容我说:假如在那里只找到三十个呢?”他答说:“假如在那里只找到三十个, 我也不毁灭那城。”
亚巴郎说:“容我再斗胆对我主说:假如在那里只找到二十个呢?”他答说:“为了这二十个,我也不毁灭那城。”亚巴郎说:“求我主不要动怒,容我最后说一次:假如在那里只找到十个呢?”他答说: “为了这十个,我也不毁灭那城。”上主和亚巴郎说完话就走了;亚巴郎也回家去了。
释义
这段圣经经文最困难之处是20-33节中天主和亚巴郎的对话;这个对话和17-19节中天主的自言自语相似,不可能得自于古老的传统,而应该是出自圣经作者自己的灵感。这里的内容不是“叙述”,而是“教导”。
在天主和人继续发展的历史中,亚巴郎具有独特的意义,他应该认识天主的计划,了解天主的心思。他是天主所熟识信赖的人,因此他也是天主身边的中介者和代祷者,就如后来历史中的先知一样。
在亚巴郎和天主的对话中,出现一个对于后来以色列非常重要的问题:天主的审判将如何决定?决定于多数的罪人?还是决定于少数无辜的人?或者每个人将得到自己的审判?这里所关系的并不是天真的与天主讨价还价,而是关于天主正义的问题。
“审判全地的主”是正义的,同时也是仁慈的。他接受人的一体性:有少数的“义人”就够了,能够拯救许多不信天主的人。最终只有“一个”真正的“义人”,经由他十字架上的牺牲而拯救了许多人。
福音(你跟随我吧!)
恭读圣玛窦福音 8:18-22
那时,耶稣看见许多人围着他,就吩咐往湖的对岸去。有一位经师前来,对他说:“老师,你不论往哪里去,我都要追随你。”耶稣对他说:“狐狸有穴,天上的飞鸟有巢,但是人子连枕头的地方也没有。”有一个门徒对他说:“主,请许我先去安葬我的父亲。”耶稣对他说:“你跟随我吧!让死人去埋葬他们的死人!”
释义
大批群众围绕耶稣,其中两人来到耶稣面前,一个是经师,另一个是门徒中的一个。他们称呼耶稣为“师傅”或“主”,并且愿意跟随祂。他们是否知道,跟随耶稣到底是什么意思?没有人事先知道,必须在跟随的路上慢慢体验并领悟其中的真正意义。
人子一直走在路上,朝向“对岸”(18),门徒必须同样为此而准备好自己。几乎每个人都追求财产、家庭、可以安稳休息的温暖巢窝;但是当天主的真理在人的生命中展开时,这一切都毫不重要。
耶稣并不是禁欲主义者,为了放弃而要求人们放弃一切,而是为了天国的缘故。谁若愿意加入祂的使命,必须成为完全自由的,愿意供耶稣任意差遣的人。
1、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天主教周至教区”、“本站讯”的所有内容,版权均属于本教区所有。内容欢迎转载,但请注明出处。
2、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本教区或本网站)”的内容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3、凡教区、堂区或个人投稿,版权虽属本网,但文责由投稿者自负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