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年期第十九主日
常年期第十九主日
福音(你们要准备好。)
恭读圣路加福音 12:32-48
那时候,耶稣对门徒说:“你们这小羊群,不要害怕!因为你们的父乐意把天国赐给你们。该变卖你们所有的去周济穷人,为自己预备永不腐朽的钱囊,在天上积蓄用不尽的宝藏;在那里,没有贼偷,没有虫蛀,因为你们的宝藏在哪里,你们的心也在哪里。
你们要把腰束好,把灯点着;你们该像仆人等候主人赴筵回来一样,主人回来敲门时,就立刻给他开门。主人来到时,看见那些仆人醒着,他们才是有福的。我实在告诉你们:主人要束上腰,请他们坐席,亲自伺候他们。他半夜回来也罢,天亮以前回来也罢,若是看见他们这样,那些仆人才是有福的。你们要知道:家主如果知道贼什么时候要来,他必要醒着,决不让房屋被挖穿。你们也应当准备好,因为在你们想不到的时候,人子就来了。”
伯多禄说:“主啊,你讲的这个比喻,是为我们说的,还是为大众说的呢?”主说:“究意谁是那受主人委派管理家仆,按时分配食粮的忠信而精明的管家呢?主人来到时,看见他这样做事,那仆人才是有福的。我实话告诉你们:主人必要委派他管理主人一切的财产。如果那个仆人心里说:‘我的主人不会很快就回来;’便动手殴打男女仆人,只顾吃喝酗酒。在他想不到的日子,也不知道的时刻,主人就会来到,必定要革除他,使他和不信的人遭受同样的命运。那仆人明明知道主人的意思,而偏不准备,也不照他的意思做,必然要受更严厉的惩罚。那出于无知,而做了该受鞭打之事的仆人,必受较轻的处罚。多给谁,就向谁多要;多托付给谁,就问谁多索取。”
经文分析
这个主日的福音选自路12:32-48,感恩祭典所提供的经文分为长式和短式两个版本,短式只包含路12:35-40。由这个长式和短式的分别已经可以让我们看出,虽然整段经文都是耶稣的教导,但是路12:32-34和35以后的经文所谈论的主题其实并不相同。
路12:22-34耶稣教导的主题是不要过份的忧心挂虑现世的生活,而由35-48节则是耶稣教导门徒们要时时警醒,准备好以迎接“人子”的来临。我们跟随感恩祭典所提供的长式福音版本对经文略做诠释。
积蓄天上的财富
耶稣称呼门徒们为“小小羊群”,要他们“不要害怕”,这些字句大概反应了初期教会福传使者的情况。耶稣安慰那些忧心、害怕的门徒们,告诉他们天父已经决定把天国赏给他们,要他们摆脱世上财富的忧心挂虑,好能得到天父为他们保障在天上的财富(参阅:路16:9)。
这段经文的关键词就是“宝藏”,耶稣最后采用一句谚语式的教导:“你们的宝藏在哪里,你们的心也在那里”,要求门徒们把他们的心放在天国真实的宝藏上面。
综合反省(一)
这段经文提醒初期教会的读者、福传宣讲者以及今日的基督徒,放下一切现世的忧心挂虑。耶稣教导我们在更大的脉络之下,也就是天主所创造的世界、所赏赐的生命、以及天父的仁慈眷顾之下,来观察我们对于现世的一切事物,使我们因此而领悟,应该更专心于追求天主的国。耶稣鼓励人们要聚集天上的财宝,预设了每个人都将得到天主所赏赐的报酬。
仆人、主人与管家的比喻
今日福音的第二段经文(35-48)是一个关于仆人、家庭的主人和管家的比喻,这段图像性的语言教导人们要时时醒寤。
家仆的态度:时时警醒
比喻的一开始耶稣告诉门徒们“要把腰束好,把灯点着;如同仆人等候主人由婚筵回来一样”。根据犹太文化“把外衣在腰间束好”所表达的是准备开始工作与行动的态度,而“点上灯”则是在夜间时时警醒的记号(参阅:玛25:1-13),把门徒们比喻为一群在大门前等候主人回来,随时准备为主人开门的仆人,更是非常图像性的强调时时警醒的态度。
警醒等候的赏报
“主人回来看见这样的仆人,他们将是有福的!”意思是主人将给予他们奖赏,而且是以令人惊讶的方式赏报他们:这个主人自己将成为仆人,服务那些警醒等候他的仆人们(参阅:路22:27;若13:1-17)。
“末日”的迟延
福音经文提到“主人可能半夜回来,也可能天亮之时才回来。”在叙述的层面上所表达的是,主人回来的时间遭到迟延;而在基督徒团体实际生活的层面上,则反映出福音团体已领悟到,他们所期待的“末世”并不会立即实现。
因此,这个比喻以耶稣对门徒提出的教导做为结论:门徒们应该时时刻刻准备好期待“人子来临”(参阅:得前5:2-4;伯后3:10;默3:3),对教会而言,则说明基督徒应不断的准备好,以期待“人子再来”。
忠信精明的管家
伯多禄问耶稣这个比喻是“为了门徒们还是为了众人?”他的问题是指向比喻的后半段,有关“主人”的部分。面对伯多禄的问题,耶稣采用修辞学的反问方式间接地回答:“究竟谁是忠信而精明的管家呢?”
耶稣所提到的不再是“家主”,而是“管家”,这段谈话的重点因此转移为团体的领导者所有的责任和义务,强调那些在等待主人回来的期间,忠实执行自己职务的人是有福的,主人将授权他们管理一切财产(参阅:路19:17;格前3:14)。
邪恶的管家
耶稣也提出一个相反的图像。有些邪恶的管家将趁着主人迟迟未归,而坐大自己、自以为是地欺压其他仆人。当主人回来时,必要严厉的惩罚他们。这样的惩罚当然是对一切人提出的警告,特别是教会团体的领导人所提出的警告。
恩宠与责任
福音经文最后特别加上一个双重的谚语,更加强化前面所提出的警告:“多给谁,就向谁多要;多托付给谁,就向谁多索取。”凡是知道主人的心意,却不按着去执行的人,必将遭受更严厉的惩罚。
这句警告性的谚语是犹太传统中智慧文学性的教导,说明一切恩宠都是为了服务他人,由天主得到较多赏赐的人,具有较多聪明、才智或能力的人,应该做出更多的贡献。
综合反省(二)
这段福音收集了许多针对门徒们所提出的警告,而所关心的问题则是教会的具体情况。路加运用耶稣的教导警告读者们,特别是教会中具有各种职务的人,应该时时刻刻准备好迎接主的来临,并且对主所交付的各种职务提报成果。
整个教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,这段教导直到今天仍然具有高度的重要性;如果教会的领导人按着这样的精神服务教会,也就是为自己和信仰团体积蓄天上的宝藏。
1、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天主教周至教区”、“本站讯”的所有内容,版权均属于本教区所有。内容欢迎转载,但请注明出处。
2、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本教区或本网站)”的内容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3、凡教区、堂区或个人投稿,版权虽属本网,但文责由投稿者自负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