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年期第二十五主日

2025-09-21   思高读经推广中心   阅读量:557

常年期第二十五主日

 

恭读圣路加福音  16:1-13

那时候,耶稣对门徒们说:“有一个富翁,他有一个管家,有人在主人面前告他浪费了主人的财物。主人便把他叫来,对他说:‘我怎么听说你有这样的事呢?把你管理家务的账目交出来,因为你不能再作管家了。’那管家自言自语道:‘主人要撤去我管家的职务,我可做什么呢?锄地吧,我没有力气;讨饭吧,我又害羞。有了,我知道我要做什么,使我被撤去管家职务之后,有朋友肯收留我在他们家中。’于是,他把主人的债户一一叫来,对第一个说:‘你欠我主人多少?’那人说:‘一百桶油。’管家对他说: ‘拿你的帐单去,快坐下写作五十。’随后又对另一个说: ‘你欠多少?’那人说:‘一百石麦子。’管家对他说:‘拿你的帐单去,写作八十。’主人就称赞这个不义的管家手段高明:因为世俗之子在应付世俗的事务上,的确比光明之子更为精明。我告诉你们:要用不义的钱财结交朋友,这样在金钱失去价值的时候,有朋友接你们到永远的帐幕里。在小事上忠信的,在大事上也会忠信;在小事上不义的,在大事上一定也不义。如果你们在不义的钱财上不忠信,谁还把真实的钱财托付给你们呢?如果你们在别人的财物上不忠信,谁还把属于你们自己的交给你们呢?

没有一个家仆能事奉两个主人的:他或是要恨这一个而爱那一个,或是要忠于这一个而轻视那一个:你们不能同时事奉天主而又事奉金钱。”

 

 

【经文脉络】

路加福音16章收录了许多耶稣的言论,围绕着“财产”这个主题。这个主日的福音选自这一章开始的两段经文(路16:1-13),前段是一个有关一位“不正义但却聪明的管家”的比喻(1-8),后段则是耶稣教导门徒正确使用财富的态度(9-13)。

我们在解释这些经文时,必须区分两个层面:耶稣当时给予门徒的教导,以及路加针对读者需要将收集到的材料所做的编辑应用。

 

以现实生活为背景的比喻

路加在前一章已记载耶稣讲述了三个比喻,对象是法利塞人和经师们。在这一章的开始,他接着叙述耶稣所说的另一个比喻,对象则是祂的门徒们。

比喻以一个反映当时生活实况的情景开始:有个管家被人控告失职,主人因着人们的指控定罪,将管家撤职,要他交出一切账目。在当时犹太社会中,富有的地主常把自己的农庄或财富托给另一人照顾管理(参阅:路20:9-19)。

 

不义、但却聪明的管家

这位犯错的管家“自言自语”的内容显示,他承认自己犯了错,并且透露他想出计谋以照顾自己余生。福音非常生动的以两个例子描绘,这个狡诈的管家如何利用他最后的机会:他透过更改债务的数量,使自己成为他主人债户的朋友,并因此而希望当他被撤职后,这些债户会由于“感恩”而收留他。

 

耶稣的评论

比喻的结论说:“主人就称赞这个不义的管家手段高明。”(8)就内容以及经文脉络而言,这里所谓的“主人”其实已不是将管家撤职的“主人”,而是讲述比喻的“主(耶稣)”。耶稣首先直接批判这人是“不义的管家”,然而却称赞他“手段高明”,能够如此深谋远虑地妥当安排未来的生活。

紧接其后的第二个评论则更进一步补充说明这一点:耶稣称这管家为“世俗之子”,与之相对的“光明之子”当然就是指门徒们;耶稣教导门徒们:“世俗之子在应付世俗的事物上,的确比光明之子更为精明。”

 

【综合反省之一】

这个比喻让许多读者感到难以接受,但是从耶稣在比喻结尾做出的评论可以清楚地看出,这个比喻的目的在于引导门徒们反省他们处理事务的方法。

耶稣大概是在末世即将来临的背景之下讲述这个比喻,因此祂的原始目的在于:勉励听众们善加利用最后机会,以争取进入天国。

在路加编辑之下,这个比喻成为对所有读者的劝告:必须把“耶稣再来”的日子放在眼前,小心谨慎地生活度日,其中当然包含正确地管理运用托付给他们的财物。

福音经文在比喻之后收集了一连串耶稣的言论(9-13),这些言论就是在“正确管理财务”的观点下,继续补充说明前面的比喻。

 

正确地使用“不义之财”

第一句话明显地直接和前面的比喻相关:“我告诉你们:要用不义的钱财交结朋友,为在你们匮乏的时候,好叫他们收留你们到永远的帐幕里。”(9)

这个教导使前面的比喻成为一个呼吁,要求人正确地使用“不义的钱财”,但真正的重点并不在于“不义之财”,而在于“结交朋友”。这里所谓的“朋友”并不是指比喻中的债户,而是隐喻式的指称“天主”,因为唯有天主才能把人接入“永远的帐幕(天国)里”。

 

忠信管理“财宝”

接着是一个谚语:“在小事上忠信的,在大事上也忠信;在小事上不义的,在大事上也不义。”说明在小事上“忠信”具有极大的价值。

在这谚语之后是两个平行的问句,教导门徒“忠信地”处理事务(不同于那邪恶的管家):“那么,如果你们在不义的钱财上不忠信,谁还把真实的钱财委托给你们管理呢?如果你们在别人的财物上不忠信,谁还把属于你们的交给你们呢?”

这里含有两组对立的概念:“不义的”与“真实的”钱财;“别人的”和“你们的”财物。所谓“真实的钱财”是指托付给门徒们管理的财宝(使命);“别人的财物”表达“天主托付代管的财物”,而“属于你们的财物”则是指忠信的门徒将得到的天上的报酬。

 

只当事奉天主

福音经文的结尾又是一个谚语:“没有一个家仆能事奉两个主人的:他或是要恨这一个而爱那一个,或是要依附这一个而轻忽那一个:你们不能事奉天主而又事奉钱财。”

对一个家仆而言,同时事奉两个不同的主人是不可能的,相同的结论用在门徒身上也一样有效。和前面的经文相较,这句话所教导的重点又有了转移,所强调的不再是正确地使用财富,而是更根本地指出人只该事奉天主,绝对不可把财富“偶像化”,当作天主来事奉。

 

【综合反省之二】

福音作者把许多原本彼此分离流传下来的耶稣的教导,按相同的主题编辑在一起,使之成为“不义的管家”比喻的补充说明。这些教导鼓励所有的基督徒,忠信于天主对他们的召叫,妥当管理主托付给他们的财富(使命),而不要成为钱财的奴隶。

 


免责声明

1、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天主教周至教区”、“本站讯”的所有内容,版权均属于本教区所有。内容欢迎转载,但请注明出处。

2、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本教区或本网站)”的内容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
3、凡教区、堂区或个人投稿,版权虽属本网,但文责由投稿者自负。

本月纪念日 祝圣 去世

教堂信息

服务中心